您所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>>政策法规

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(节选)

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(节选)

        第五条  反家庭暴力工作遵循预防为主,教育、矫治与惩处相结合原则。

        反家庭暴力工作应当尊重受害人真实意愿,保护当事人隐私。

        未成年人、老年人、残疾人、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、重病患者遭受家庭暴力的,应当给予特殊保护。

        第六条  国家开展家庭美德宣传教育,普及反家庭暴力知识,增强公民反家庭暴力意识。

        工会、共产主义青年团、妇女联合会、残疾人联合会应当在各自工作范围内,组织开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宣传教育。

        广播、电视、报刊、网络等应当开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宣传。

        学校、幼儿园应当开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教育。

        第十四条  学校、幼儿园、医疗机构、居民委员会、村民委员会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、救助管理机构、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、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,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。公安机关应当对报案人的信息予以保密。

        第十五条  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,制止家庭暴力,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,协助受害人就医、鉴定伤情。

       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、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家庭暴力身体受到严重伤害、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,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、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。

        第二十一条  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,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被监护人的近亲属、居民委员会、村民委员会、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等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,依法撤销其监护人资格,另行指定监护人。

        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的加害人,应当继续负担相应的赡养、扶养、抚养费用。

        第二十二条  工会、共产主义青年团、妇女联合会、残疾人联合会、居民委员会、村民委员会等应当对实施家庭暴力的加害人进行法治教育,必要时可以对加害人、受害人进行心理辅导。

        第二十三条  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,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,人民法院应当受理。

        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、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,或者因受到强制、威吓等原因无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,其近亲属、公安机关、妇女联合会、居民委员会、村民委员会、救助管理机构可以代为申请。

        第二十四条  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应当以书面方式提出;书面申请确有困难的,可以口头申请,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。
版权所有:吉林市残疾人服务中心  地址: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解放东路66号  监督电话:0432-62401596  吉ICP备05005864号  吉公网安备22020202000107号